在降成本问题上,应该清楚地看到,无论是资源成本还是人工成本,近年来都在不断上升。生产经营成本、工资成本要素价格的上升,以及资源能源价格的改革和节能环保标准的提高,都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。但最根本的还是企业目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没有明显提高,从而使得成本增长高于利润增长,让企业不堪重负。
一些企业主动走出去,无锡方管厂走到成本相对便宜的地方、接近市场的地方。这样是合理的,符合经济规律,也可以规避通过对外投资拉动商品劳务输出,工程承包施工,这样也可以规避贸易壁垒。多层次产业结构并存,这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趋势和方向。中国还是一个劳动力大国,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是智能机器人,中低端产业承接了大量的就业,不可能立刻喊停,这些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应该包括加强管理、技术进步,调整产业产品结构,加强自身品牌建设等,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,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。
应该尽快提升企业的软价值——只有告别仅仅是出卖资源、环境、劳动力而赚取廉价的加工费,提高技术、管理、品牌、文化等软价值,像华为等中国制造业一样,依靠新供给创造新需求,才能真正摆脱低端竞争的困境。警惕在制造业外迁过程中的产业空心化问题。产业空心化在发达国家都出现过,而中国在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同时,也应该注重改进改良传统制造业的工艺和流程,以保护就业和产业中高低段分布的合理性。
相对于欠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,我们的成本劣势主要集中在人工与税费方面。降低国内制造业成本的关键是财务成本和税费负担,正确的方向是在装备技术更新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,必须依靠深化改革。从管理成本上看,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降低制造业的成本。企业应该挖掘培养好的管理人才,这一点在国家现在倡导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尤为重要。
www.wxfgd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