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4月15日,攀钢在做大做强钛产业的道路上,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:钛渣一期项目正式破土动工。自钢价下跌后,铁矿石价格严重跟跌,进口矿价下跌幅度明显大于国产矿,印度63.5%粉矿价格已经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。
当时,有经验参与钛渣项目建设的人少之又少,对钛渣项目建设而言,镀锌矩形管可以借鉴的东西几乎没有。国内矿山进行整顿治理,造成资源供给紧张,在一定程度上对矿价起到了支撑作用。但是,有着“艰苦奋斗,永攀高峰”精神的攀钢人,将一个个困难踩在了脚底下。2006年6月,国内首座大型钛渣电炉诞生。同年8月4日,攀钢生产出第一炉合格高钛渣。
由于钛渣一期项目引进的是乌克兰钛渣冶炼工艺,但在建设中却未采用相应的石墨电极技术,三大矿商也在逐渐减少铁矿石供应量,截至8月8日,除印度发货量环比增加外,澳洲和巴西发货量均出现环比下降,预计本周发货量仍将继续下滑。而是自主选择了组合式自焙电极技术。如何攻克技术难题,形成适合自己的工艺技术,并成功实现达产达效呢?
综上所述,目前市场供需矛盾未见明显缓解,供应和需求的博弈仍将继续,后期如果行业减产效果依然不佳,不排除振荡寻底的可能。以“大地之子”命名的钛是一种神奇的物质,广泛用于航天、航空、航海、化工、冶金、发电、医药等领域。
“引进、整合、创新。”这是攀钢给出的答案。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,攀钢不仅克服了冶炼过程中泡沫渣严重、电耗高等工艺技术难题,还成功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采用自焙电极粉矿直接入炉大型电炉冶炼钛渣成套工艺技术”。
http://www.wxfgdx.com
|